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做好2003年春节运输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3:11:07  浏览:93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2003年春节运输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


关于做好2003年春节运输工作的通知

交通部
交公路发[2002]6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沿海各港口:
2003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为期40天。据预测,2003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约为16.5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主要省市水路旅客运输量为24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约1.6%。为确保春节期间道路、水路运输和“黄金周”旅游运输安全、优质、及时、畅通、有序地进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以及生产和生活物资的运输需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2003年春节运输的组织原则是:以客运为重点,兼顾货运,点面结合,保证安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水路春运组织领导工作由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部署;长江干线的春运组织领导工作由长江航务管理局会同沿江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部署;春运期间进出广东的省际道路客运工作,仍执行《春运期间进出广东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暂行规定》(公道路字[1998]118号),由部公路司会同有关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和部署,进出广东承担加班和包车任务的春运证由部统一印制发放。相关各省支援广东省的运力安排见附件一。相关各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在组织进出广东的春运工作时,对支援广东运力的企业和车辆要求做到“三个必须”,一是承担加班车和包车任务的客车,其技术等级必须是一级车;二是参运的企业,必须在春运开始前与广东省的汽车客运站或用工单位落实并签署加班或包车协议;三是春运期间从广东发出的正班车、加班车和包车,必须严格执行广东省的运价标准。考虑到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资质评定工作刚刚开始并且春运期间运力需求量大等因素,今年春运期间进出广东承担加班或包车任务的运力,应优先安排具备一级或二级客运资质的企业车辆来承担,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适当选择部分具备三级客运资质的企业车辆来参运,但要加强管理,确保运输安全。
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安全第一、确保畅通、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春运工作和“黄金周”旅游运输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以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分管领导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部署和督促检查;各级领导要深入运输生产第一线了解掌握春运工作进展情况,慰问广大干部职工,及时解决运输生产和后勤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春运和“黄金周”旅游运输工作顺利进行。
各省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地区春运期间的客流量、流向的调查,并科学预测,制订合理有效的运输组织方案。春运开始前,要完成对营运车辆、船舶技术状况的检查检验,配备充足的运力,将任务和有关牌证落实到参运车、船。同时要准备机动运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客车运力调配紧张的地区,可抽调部分企事业单位的非营运客车参加春运,但必须到市(设区的市,下同)级以上(含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持有市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样式见附件二)。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安全管理
确保春节运输安全尤其是旅客运输安全历来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求,切实加强道路、水路春运安全管理工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按照“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和搞好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的要求,将制止长途班线客运和包车客运以及旅游客运超载、防止客运驾驶员疲劳驾驶、严禁技术状况不合格的客车参运、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等作为春运安全工作的重点;海事和水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按照水运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加强“四客一危”船安全监督、严禁无证船舶非法载客、防止客船超载等作为春运安全工作的重点;公路管理机构要确保国道、省道和其他重要路段、桥梁、隧道的畅通;航道和航标管理机构要确保航道、船闸畅通;同时,要督促道路、水路运输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交通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管理规章,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加强客运站“三品”查堵工作,切实做好客车和客船的维修保养和运行途中的防雪、防冻、防滑、防雾、战枯水、防雷雨大风等各项日常性或季节性安全预防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春运期间,凡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安全事故的,事发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将有关事故情况报部公路司或海事局。

三、加强运输组织,合理安排运力
春运期间,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合理安排运力,加强调度指挥。一是要根据客流的变化,及时调整班次和班期,合理调配运力,以提高运输效率。港口、渡口和船闸部门要保证客船优先靠泊、优先过闸和客车优先过渡,确保班车、班轮正班正点运行;二是运力安排应以客源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当地运力不足时,交通主管部门应向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申请运力支援。三是需要增加班次的客运线路,应优先安排已在该客运线路上营运且符合资质条件的客运企业加班。四是要加强和改善运输组织,在旅客或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运输企业要提前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通过增开包车(船)或加班车(船)的方式来疏运旅客;五是各客运站要采取多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开展团体票预订业务、上门售票、组织车船联运等措施,认真搞好售票工作。六是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在火车站等客源集中的地区设立临时汽车客运站点,以方便旅客中转换乘,及时疏送旅客。七是地方人民政府或地方性法规已明确由交通部门管理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的地区,交通部门及其所属的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要加强管理和调度,组织充足运力,以满足城镇居民出行的需要。
四、加强市场管理,文明规范执法
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是春运工作的核心目标。春运期间,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确保春运工作有序进行。一是要加强客运站点等源头的监督与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要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并要严格管理,防止“三乱”。三是要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类别)经营和“甩”客、“卖”客、“倒”客、“宰”客、倒卖车船票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和损害旅客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四是要加强价格监督,严格执行运价政策,切实保护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乱涨价、乱收费。
五、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我们水陆运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执行部颁有关运输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大力提倡优质服务,推行规范化服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客运场站和客车客船的管理,所有客运站特别是停、发车(船)区内都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吸烟和明火,严禁旅客随意出入,并要确保站容站貌和车(船)容车(船)貌整洁、卫生、安全,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行环境。对夜晚有旅客滞留的客运站,客运站要开放候车室并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客车、客船和客运站等公共场所播放的音像制品、销售的图书杂志等进行清理整顿,要播放和销售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健康音像制品和报刊书籍,严禁播放和销售庸俗的、低级的、甚至是黄色的、反动的音像制品和报刊书籍。
六、落实春运值班制度,搞好宣传报道和统计工作
春运期间,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均要设立监督投诉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春运的联络、协调、宣传、统计和信息收集,接收和处理投诉,并要在春运开始前将电话号码报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公布。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运输企业要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春节运输组织方案和有关政策规定,及时通报春运进展情况,全面报道春运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扰乱市场行为和各种“三乱”行为进行曝光。为配合春运宣传,部委托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设计制作了《2003年春运安全宣传工艺张贴画》,请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组织运输企业在客运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和张贴。
为及时掌握春运动态和进度,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春运统计报表规定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春运统计数据和资料(春运和春节“黄金周”旅客运输统计表分别见附件三和附件四;承担水上旅客运输热点地区统计信息报送工作的单位仍按原渠道报送)。请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于2003年1月15日前将本单位的春运值班电话号码分别报部公路司和水运司,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春运的统计工作。春运结束后,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对春运任务完成得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服务质量优良的单位和典型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2003年度春运总结请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在3月8日前报部(公路司和水运司)。
附件:一、2003年春运期间进出广东春运证发放情况表
二、非营业性客车参加2003年春运证明
三、2003年春运旅客运输统计表
四、春节“旅游黄金周”公路、水路客运情况表
五、国家经贸委经贸运行[2002]930号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春节 运输 通知
──────────────────────────────────
抄 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旅游局、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交通报社,长江干线各港口、中海集团、长航集团,部内有关司局。
──────────────────────────────────



附件一:
2003年春运期间进出广东春运证发放情况表


省 份 加 班 包 车 合 计 加班号码 包车号码
广 西 700 1000 1700 0001-0700 00001-01000
湖 南 400 900 1300 0701-1100 01001-01900
安 徽 270 280 550 1101-1370 01901-02180
海 南 60 100 160 1371-1430 02181-02280
江 苏 20 170 190 1431-1450 02281-02450
四 川 300 1600 1900 1451-1750 02451-04050
重 庆 50 750 800 1751-1800 04051-04800
贵 州 350 700 1050 1801-2150 04801-05500
江 西 400 990 1390 2151-2550 05501-06490
福 建 600 500 1100 2551-3150 06491-06990
湖 北 350 500 850 3151-3500 06991-07490
浙 江 40 230 270 3501-3540 07491-07720
河 南 50 250 300 3541-3590 07721-07970
山 东 —— 50 50 —— 07971-08020
河 北 —— 50 50 —— 08021-08070
陕 西 10 30 40 3591-3600 08071-08100
云 南 10 50 60 3601-3610 08101-08150
广 东 4350 5650 10000 3611-7960 08151-13800
部掌握备用运力 140 200 340 7961-8100 13801-14000
总 计 8100 14000 22100






附件二:
非营业性客车参加2003年春运证明
(正面)
存根联 2003年春运证明

单位: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2]601号文件,现有(单
位名称、车牌号码) 客
车型: 车执行2003年春运任务,自(起点)
车号: 至(终点) ,有效期自 年 月 日
驾驶员姓名: 至 年 月 日。请沿途有关部门提供方便,
准予通行。
特此证明。
有效期:
签发人:
签发部门(章)
签发日期:
二○○三年 月 日
附件:车辆及驾驶员资料
车型 车号
车辆技术等级
驾驶员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驾驶证类别 驾龄 年
(背面)

说 明

1、此证明只发给机关企事业单位执行春运任务的非营运车辆。
2、此证明有效期与加班或包车标志牌有效期相同。
3、核发此证明的单位必须为市(设区的市)级以上(包括市)交通 主管部门。
4、签发单位应严格审查驾驶员资格和运输车辆技术状况。
5、执行春运任务的车辆必须技术状况良好,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6、执行春运任务的驾驶员必须安全驾驶大客车5年以上,年龄在55岁以下。

附件三:
2003年春运旅客运输统计表

省份: 统计时间:自 月 日至 月 日
运输方 式 指 标项 目 数 量
期内日均投放运力 客车数:班次:
道 期内完成客运量(万人)
客运量与去年同期比率(%)
路 重大安全事故次数(次)
人员伤亡 伤: 人亡: 人
投入运力 船舶数:客位数:
水 完成客运量(万人)
客运量与去年同期比率(%)
路 重大安全事故次数
人员伤亡 伤: 人亡: 人
注:1、此表每10天报一次,具体报送时间分别为1月27日、2月6日、2月16日。
2、2月26日报春运40天情况。
3、部公路司值班电话:010--65292722、65292723,传真:010-65292742。
部水运司联系电话:010-65292673,值班电话:13601315422,传真:010-65292638。

附件四:

春节“旅游黄金周”公路、水路客运情况表
表号:旅假日综4表
制表机关:国家旅游局
国家统计局
文号:旅发[2000]044号
运 输方 式 指标项目 数量
道路 投放运力(班次)
其中:加班运力(包括包车)
完成客运量(万人)
完成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客运收入(万元)
客运量与去年同期比率(%)
重大安全事故次数
人员伤亡 伤:亡:
水路 投入运力: (船舶数:)(客位数:)
其中:加班运力 (船舶数:)(客位数:)
完成客运量(万人)
完成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
客运收入(万元)
客运量与去年同期比率(%)
重大安全事故次数
人员伤亡 伤:亡:

注:此表分两个统计期报送,2003年2月4日报送第一个统计期即2月1日至3日
客运完成情况,2月8日报送整个“黄金周”即2月1日至7日客运完成情况。
联系方式见附件三。







附件五: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国经贸运行〔2002〕930号


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春运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为了认真做好2003年的春节运输工作,使广大群众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欢度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春运期限及指导思想
经与有关部门商定,2003年春节运输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据预测,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18.1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其中:铁路13亿人次,增长1%;道路16.56亿人次,增长 4%;水运2400万人次,下降1.6%;民航870万人次,增长 3.8%。 ·
春运期间,由于“学生流”、“探亲流”、“民工流”和“旅游流”等客流量聚集增加,形成客运高峰,给日常运输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铁路运输将出现客运与货运互相争能力的现象。为了保证旅客运输需要,同时做到兼顾货物运输,春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客为主,客货兼顾,安全第一,快捷有序”,努力实现旅客购票方便,车船航班正点,出行快捷安全,满意程度提高”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工作要求
(一)合理安排运力,满足旅客需要。各运输部门要根据春运期间的客流变化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群体流动的特点,提前做好运量预测,安排充足的运输能力,并留有一定的备用运力。要制定多种运输预案,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以应对气候突变等不正常情况发生。城市公共交通部门要加强与长途运输部门的联系,掌握旅客集散信息,重点做好车站、码头、机场、长途汽车站等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疏运。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减少盲目外出形成的压力。
在优先保证旅客运输的同时,也要统筹安排好重点物资运输。特别是处于客货运输紧张的地区,运输部门要帮助企业提前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以减少春运期间客运对货运的影响。
(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运输安全。各地政府要组织公安、交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春运之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运输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铁路和道路的行车条件是否有保障;运输设施是否处于完好状态;严禁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运输工具投入春运。春运期间,还要加强例行的维修和检查,确保车辆、船舶、飞机及其相关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教育广大驾驶员、乘务员遵守安全驾驶规则,防止超时超限,疲劳驾驶。要做好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事故预防工作,制定突发情况下的车辆通行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继续把制止长途客车严重超载作为确保春运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各地公安和交通部门要共同制定反超载方案,联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依法对公路客车超载、农用车载客等违章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严禁非法改装车、农用车和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参加春运,减少客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由于三峡工程临时船闸能力有限,通过长江水运进出四川的旅客需要在湖北宜昌茅坪港中转,春运期间中转旅客将会大量增加。请湖北省人民政府组织公安、交通部门对宜昌至茅坪港段的道路条件进行整治,加大路面巡查力度,维护通行秩序,确保道路畅通。
(三)强化治安管理,创造良好环境。各地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及社会力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运输沿线和车站、码头、机场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整顿,确保广大旅客人身安全和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要重点抓好国道和省际公路的安全畅通,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坚决打击“车匪路霸”和“拉客”、“倒客”、“倒卖车票”、“欺行霸市”等非法活动,维护广大旅客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防火、防爆和危险物品查禁工作,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乘坐车辆、船舶、飞机旅行,确保运行安全。
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坚决纠正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制止利用春运之机乱涨价、乱罚款、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满意程度。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门职工要克服旅客多、流量大、服务工作难做好的思想,把春运作为检查行业服务水平和展示自身精神风貌的良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开展各项服务竞赛,在售票服务、站容车貌、通行秩序、运输信息等方面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为旅客的出行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各开放客运口岸要加强联检力量,增设进出通道,加快验放速度,方便旅客出入境。
(五)发挥媒体作用,形成宣传声势。春运期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提供春运动态,发布车船航班安排、旅游景点状况、安全注意事项、劳动力市场需求等信息,满足广大旅客的需要。要加强对春运情况的正面宣传报道,弘扬好人好事,也要揭露批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春运工作的监督促进作用。
三、组织领导及实施工作
各地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都要以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春运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要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经贸、铁道、交通、民航、城建、公安、劳动保障、旅游、工商、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的春运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春运工作。各地春运领导机构的办公室设在经贸委(经委)或综合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春运的综合协调工作。各地春运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春运期间的客货运输组织协调工作,制定预案和对策,掌握日常动态,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各运输部门应根据行业(系统)工作需要,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组织领导本行业(系统)的春节运输工作。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既各负其责,又形成合力,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要深入春运第一线,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关心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春运工作所需的人力、经费等,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安排。
春运结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提高春运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在春运工作实践中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2003年春运工作总结,请抄送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和
其他相关部门。
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的通知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以下简称《决定》),对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
做好治理工作,把《决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就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把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作为整顿财经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坏和经济效益高低,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各种收费、基金、集资等项目设立过多,不仅侵蚀税基,挤占企业利润,
而且扰乱了正常分配秩序,影响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因此,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既是减轻企业负担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财经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必然要求,对于振兴国家财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面向企业的收费、罚款和各种摊派,涉及许多政府部
门,清理难度大、政策性强,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把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同整顿财经秩序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从严审核现行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坚决取缔“三乱”项目。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现行实施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包括资
金、附加,下同)项目。凡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取消的项目,均要一律取消。对取消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列出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对过去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物价部门批准向企业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物价等有关部门进行逐项清理,并指定专人负责。其中,对于企业反映强烈、明显加重企业负担且不合理的项目要坚决取消;少数确需保留的项目,要由省级财政部门
会同物价等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重新审批,并征得财政部、国家计委同意。
三、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规定未被取消的向企业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在清理基础上,凡是不合理应当取消的项目,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凡是合理需保留的包括降低
标准和合并的项目,要按照管理权限从严重新审批。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等有关部门逐项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重新审批;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计委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省级
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等有关部门报财政部、国家计委,由财政部会同国家计委审核后报国务院重新审批;基金(集资、资金)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报财政部,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重新审批。
四、加强向企业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今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有新增加的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都必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重要的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分别征得财政部和国家计委同意。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物价部门对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并配合物价部门从严核定收费标准,充分考
虑企业负担和承受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决不能通过增加企业负担来解决某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向企业实施罚款、进行集资、收取基金,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严禁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越权设立罚款、集资、基金项目。不涉及企业的行政
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规定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五、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的财政财务管理。对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项目,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应纳入预算内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项目,要实行收入上缴国库,支出通过财政预算统一安排的办法
;对纳入预算外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项目,要实行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部门按计划核拨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罚款收入要全部上缴同级国库,取消和禁止各种形式的罚款收入提留分成办法。按国家规定向企业实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少数依法征税的项目要使
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外,其他项目一律严格按规定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票据;按照国家规定向企业收取的罚款、集资、基金,应使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和监制的票据。要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收缴和使用的监督,严禁截留、挤占和挪
作他用。要建立举报制度,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配备专门力量负责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工作。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为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这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指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这项工作,并配备专门力量负责具体治理工作。
七、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抓紧组织和部署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自查自纠工作,在自查自纠期间,要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有关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工作进度,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执行。



1997年7月28日

揭阳市市区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政府


揭府令第30号


揭阳市市区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展城市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榕城区、东山区、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区的绿化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公安、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环卫、工商、经济和信息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办法。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维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城市建设中安排一定投资比例用于城市绿化;提高公众绿化和环境意识,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城市绿化科学研究,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 在市区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法履行植树或其他绿化义务、爱护绿化及其配套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 城市绿化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改善生态环境与丰富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等。

第七条 鼓励单位和居民利用庭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提倡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立体绿化。

第八条 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35%,绿地率不得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得低于8平方米。

第九条 市区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必须依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搞好绿化。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20%,次干道绿化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5%。

通过市区规划区的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快速干道两侧应当配置绿化,并满足防护和景观要求。

第十条 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安排配套绿化用地,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面积的比例,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低于40%。

(二)高等院校不得低于40%,其他学校、机关、事业、团体等单位不得低于35%。

(三)宾馆、商业、商住、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施,建筑面积在二万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35%;建筑面积在二万平方米以下的,不得低于30%。

(四)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不得低于30%,在旧城改造区的不得低于25%。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区不得低于1.5平方米,居住小区不得低于1平方米,住宅组团不得低于0.5平方米。

(五)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站场和仓库,不得低于20%。

(六)经环境保护部门鉴定属于有毒有害的重污染单位和危险品仓库,不得低于40%,并设置宽度不小于50米的防护林带。

(七)其他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低于25%。

第十一条 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和园林小品。植物配置要以乔木为主,灌木、花、草合理配置;园林绿化应以乡土植物为主,积极引进适合在本地区生长发育的园林植物。

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公园绿化用地面积应当占总用地面积的70%以上,游览、休憩、服务性的建筑物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

居住区配套绿化用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种植面积,不得低于其绿地总面积的75%。

第十二条 城市生产绿地应当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其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

第十三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构)筑物和管线的边线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与树木保持一定距离,保证栽植树木的生长空间。

第十四条 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市园林绿化单位承担。按规定应实行招标、投标的,必须实行招标投标。

第十五条 城市绿化规划、城市各类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城市公园、风景林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城市道路、铁路沿线两侧、江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等城市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在设计方案上加盖“绿色图章”,并出具书面意见后,送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城市各类绿地绿化工程施工监督和验收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经批准的城市绿化规划和城市各类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设计方案的,应当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由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工程竣工后,承建单位应承担6个月的绿化养护期。绿化养护期满,必须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单位管理。

第十九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建设和养护园林绿化。

第二十条 市区绿化建设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市人民政府投资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榕城区人民政府、东山区管委会、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投资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由其指定的部门负责。

(三)单位附属绿地由该单位负责。

(四)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绿地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

(五)铁路、公路防护绿化和经营性园林、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负责。

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各单位的绿化建设应当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指导。

第二十一条 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的配套绿化用地达不到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标准的,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单位应按所缺少的绿化用地面积交纳绿化补偿费。

绿化补偿费按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交市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并按规划专项用于易地绿化建设。

第二十二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开发住宅区项目的配套绿化建设资金,应在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中统一安排,其比例应占工程项目土建投资的1%至5%。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并与建设工程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具备绿化条件的建设项目,半年内不能开工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简易绿化。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区绿化的保护和管理,按下列规定分工负责:

(一)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园林绿化和16米以上(含16米)主次干道的绿地,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榕城区人民政府、东山区管委会、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建设的城市园林绿化和辖区内16米以下道路、内街巷的绿地由其指定的单位负责。

(三)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内的绿化,属居民私有绿地的绿化,由区内居民负责;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

(四)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和单位自建的防护绿地由该单位负责。

(五)经营性园林、生产绿地等的绿化,由其经营单位负责。

(六)沿街单位和个人有保护门前绿化的责任。 

(七)铁路、公路沿线两侧、江河两岸、水库周围等城市绿地,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主管部门负责。

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管理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城市绿地性质、破坏绿化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已占用的必须限期归还,并恢复原有绿地的功能和形态。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地的,必须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恢复绿地实际费用交纳恢复绿化补偿费。占用期满后,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恢复绿地。临时占用绿地造成相关设施损坏的,占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公共绿地内进行各种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修,与园林绿化发生矛盾时,要事先征求绿地管理单位的意见,相互协商处理。造成相关设施损坏的,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修复或赔偿责任。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城市绿地内设置与绿化无关的设施。

市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内应当严格控制商业和服务经营设施,确需设点经营的,必须向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后,方可在指定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应遵守城市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绿化的,建设单位必须在设计和施工前制定保护措施,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因施工活动而损害城市绿化的,施工单位必须负责恢复或赔偿。

单位和个人在城市干道绿化带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必须经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向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审批。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同一建设工程项目因公益性市政建设需要,砍伐、迁移城市树木二百株以上的,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砍伐、迁移二十株(含二十株)以上二百株以下或胸径八十厘米以上树木的,由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报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十株以下的,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报批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地居民的意见和绿化专家评审论证结论。

经批准砍伐或迁移城市树木,应当给树木权属单位或个人合理补偿。

第二十九条 电力、交通运输和电信等部门,因安全需要修剪、迁移、砍伐城市树木的,应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由其组织具有城市园林绿化资质的单位实施,所需费用由申请单位支付,并按规定期限恢复原状或补偿损失。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因紧急抢险救灾确需修剪、迁移或砍伐树木的,有关单位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可先行实施,并及时报告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险情排除后5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三十条 市区各绿地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绿化管理制度,保持绿地整洁美观、树木花草繁茂、绿化设施完好。

第三十一条 城市树木所有权及其收益,按照下列规定确认:

(一)由政府投资或公民在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内种植和管理的树木,属国家所有。

(二)经鉴定并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古树名木属国家所有,收益归其生存地的单位和个人所有。

(三)单位附属绿地和单位自建的防护绿地内的树木,属该单位所有。

(四)由集体或个人投资经营生产的绿地内的树木,属集体或个人所有。

(五)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绿地内的树木,属土地使用权人所有。

(六)由个人投资在自住、自建庭院内种植的树木,属个人所有。

第三十二条 在市区绿地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倾倒、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堆放、焚烧物料;

(二)在树木和公共设施上涂、写、刻、画和悬挂重物;

(三)攀、折、钉、栓树木,采摘花草,践踏地被,丢弃废弃物;

(四)损坏绿化的娱乐活动;

(五)以树承重、就树搭建;

(六)采石取土、建坟;

(七)其他破坏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按照规定收取的绿化补偿费、恢复绿化补偿、绿化赔偿等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列入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接受市物价、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照《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和有关法规、规章给予处罚。

第三十五条 对破坏城市绿化设施或者拒绝、阻碍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者殴打、谩骂、侮辱、围攻依法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月6日止。